上海的疫情总是逐渐平息下来了,但是华夏面临的问题,揭开的伤口很深很痛。
我们的养老问题,真的没有准备好。
就像上海这样的城市,都是如此表现,
你期望其他大多数城市,会做得很好吗?
——踢桃巴灵 养老资讯
请关注500万上海老人,不要重现香港惨剧
码头青年 2022-05-05
中国目前哪个千万级以上人口城市疫情最严重?上海。
中国哪个千万级以上人口城市老龄化程度最高?上海。
当疫情遇上严重老龄化,会是什么结果?
香港的老龄化程度也很严重,在第五波疫情中,香港累计死亡 7207 人,占人口近千分之一,死者平均年龄为 86 岁,96% 在 60 岁以上。这些死者中,高龄、基础病、未打疫苗,是三大重要特征。
老龄化程度和香港不分伯仲的上海,在疫情的冲击下,又会如何?
2020 年,上海户籍人口 1400 多万人,60 岁以上人口 533 万,占比 36%,80 岁以上高龄人口有 82.5 万人。这只是户籍人口,如果算上常住人口,数字又要大幅增加。
香港已经走了另一条路线,不再清零,而是选择和病毒共存。3 月 26 日,香港单日新增新冠确诊人数跌至 8841 人、自 2 月 25 日当天确诊人数 ” 破万 ” 之后,首次重回 ” 万人线 ” 之下;3 月 27 日 ~28 日继续回落至 8037 例和 7685 例。虽然疫情压力继续很大,但从数据曲线上看,香港本轮疫情已有明显缓解。几天前,港府宣布,从 4 月 1 日开始逐步放宽社交限制、恢复公共服务。
从新闻上看,香港已经迅速恢复活力。周末两天,港人纷纷外出消费,不少商场、超市再现人流,前往长洲的码头人头攒动。有一篇热门文章的标题是:你永远可以相信香港的自愈能力。
虽然付出了惨重代价,但香港还是顽强地自愈了。而上海,还在劫难中。
在两千多万渡劫的上海人中,抵抗力最差的老年人群体以及危重病患者,无疑是最值得关注的。
从社交媒体的反馈看,上海很多老人处境艰难。
3 月 28 日晚,77 岁的沈瑞根在浦东管控区内因为无法做血透,最终心肌衰竭,不幸去世。
老人的儿子在微博上反映情况后,他的账号一度被封,后又解封。
3 月 30 日上午,老人之子又发了一条微博。
在那物质基础缺乏的 70 年代,生下了我和弟弟。父亲和母亲两人总是省吃俭用、吃苦耐劳地抚养我们长大。随着时间推移,我们已经慢慢的成长、上学、工作、结婚、生子。父亲也开始逐步变得衰老。
父亲,一个慈祥的名字,总是帮我们抚平心中的伤痛;父亲,一个伟大的名字,总是为我们撑起生命的天空。
想不到这次没死在奥密克戎病毒手中,却死在一些玩忽职守的人手中。到现在为止,我们还接受不了这事实。
虽然只是平淡讲述,但压抑着的丧父之痛,依然让人难受。
像沈瑞根这样的老人,上海为数不少。
3 月 26 日,上海闵行某小区一位老人坠楼。网上传言老人是因小区隔离,无法出门配药而跳楼自杀。上海当地媒体辟谣说,老人去世不是因为配药受阻。不过老人为何跳楼,报道中并未提及。
此外,还有网传上海徐汇区华欣家园有孤寡老人被饿死。一名网友辟谣称:” 华欣家园那个不是孤寡老人,有儿子的,儿子在松江,知道小区封了后在松江还没封的情况下也没回来过,期间也没有联系过居委会!老人没有手机的。”
在某短视频平台上,上海一个已经封闭五天的小区,一位老人隔着围栏对外呼喊路人,说家里还有老人,自己又出不去,希望有人帮他买些鸡蛋。
这是被很多人看到的,看不到的,更多。
我不想责怪上海有关管理部门。这两年多的经验教训告诉我,只要一封城,不管用不用封城这个名词,不管大城市小城市,一定会出现大量的民生灾难。这个名单很长,武汉、西安、瑞丽、扬州、通化、长春、上海……当你用农业社会的管理手段来对待一个 21 世纪的现代化城市时,无论你有多努力,最后的结果一定是惨淡的。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
不管你对上海是否有好感,都不能否认的是,这个城市的管理水平在中国内地城市中,是数一数二的。也不能因为最近这段时间的疫情几近失控,而否认此前两年上海沉稳精准应对疫情的成绩。如果没有上海此前的精准防控,至少两三千万人的生活质量会严重下降,中国的经济发展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上海不仅仅是中国的上海,更是世界的上海。
有些城市如果封城,影响只局限在一城一地,但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如果用人体来比喻,有些城市相当于一根手指,但上海是中国经济的心脏和大脑。不到万不得已,上海是不能走封城和动辄全员核酸这条路的。这也是上海和其他城市最大的不同。
此前无论是疫情初起时,还是德尔塔肆虐时,因为传染性有限,加上上海应对得当,都没有造成大规模传播。但是奥密克戎传染性强、无症状者多这些特性,让传统的防控手段几乎失效。加之上海的管理又出现了不小的漏洞,终于走到了今天这种局面。
我可以理解上海的难处,现在无数工作人员和志愿者超负荷运转,只为维护这座城市的平安。” 努力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上海在艰难而努力地践行这句话。
但千难万难,老百姓最难,老人和危重病患者最难。
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不同,对于死亡的态度,对于老人的态度,都有极大差异。我们对于死亡,没有那么豁达。”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中国人向来以孝著称。如果不管老人死活,不管是从政治伦理还是社会伦理上,都说不过去。
我相信,这些道理,上海领导团队比谁都更清楚。摆在他们面前的一桩桩现实的难题,肯定远超我这种旁观者的想象。
但越是危难时刻,越需要全社会戮力同心。社会的正常运转,从来离不开媒体。媒体的观察问题、发现问题、提出建议,可以帮助社会剔除弊病,让机体保持生机活力。
希望码头青年这篇文章能触达上海主政者,给他们提个醒,更加重视民生问题,更加重视老人和危重病患者。
欣慰的是,从一些新闻报道上,我已经看到了上海官方对老人的关爱。
比如,上海市公安局金山分局象州路派出所辖区现有 60 岁以上老人 2 万余名,其中高龄独居老人 1800 余名。在老龄化严重的居民小区内,社区民警第一时间进驻小区,全力解决空巢老人就餐难、就医难、求助难等问题。
小区封控后,民警范晓斌第一时间想到了几位独居老人,他们不会用智能手机网上买菜,吃饭成了问题。范晓斌及时对接居委会,根据街道的 ” 爱心点名册 “,将小区内常住老年人口按照孤老、独居、高龄等因素梯次分为 ” 金色孤老、银色独居、蓝色纯老、绿色高龄、橙色特殊 ” 五色关爱圈,登记造册,形成一人一表,对 30 余名需特殊关注的老人进行统一管理,主动承担起给独居老人送饭送物资的任务,确保独居老人在小区管控期间生活起居得到保障。
我相信,像范晓斌这样认真负责又善良的基层工作人员,现在上海的大街小巷里,有千千万万个。有他们在,我对上海就多了一份信心。
除此之外,我也看到商业和民间力量在行动。
3 月 30 日,饿了么宣布在上海地区开通 ” 疫情求助 ” 通道,优先为独居老人、孕妇、婴幼儿、残障人士等重点人群,解决购药、生活物资供应难题。饿了么呼吁,目前处于特殊时期,配送资源非常吃紧,请将求助机会优先留给重点人群。
保护老人,除了寄望于官方、商业机构,最大的希望在于普通民众。
浦东长岛花苑的一位热心居民,花了一万多元自费购买了百份蔬菜送给小区生病的人和不会网购的老人。邻居得知后纷纷送上感谢,很多热心居民也一起帮忙运送爱心蔬菜。
一位上海市民在微博上说,上海是个老龄化城市,很多高龄老人、独居老人,就像我的老师、邻里,都九十多岁了,有的子女不在身边,有的不用智能手机……我能做的非常有限,就是疫情不停给他们买菜、送菜不止……我们暂停经济为的就是保护那些老弱呀!
有一个叫 ” 熊小默 ” 的网友建议,如果住在浦东,可以多敲一敲隔壁独居老人的门,花几分钟和他们说明一下现在的情况,看看他们是否缺东西。必需品如果够的话,匀一点给人家。
什么叫守望相助,这就是。
我相信,也必须相信,上海不会像香港那样出现大量老人因疫死亡、大量危重病患者因医疗挤兑而得不到及时救治的惨剧。我希望上海可以又好又快地处置这波疫情,早日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继续带领中国往前奔。
待到这波倒春寒过去,我希望我仍然可以写文章说:我永远相信上海。
来源:http://www.myzaker.com/
网站:ZAKER
地址:http://app.myzaker.com/news/article.php?pk=6243e5a4b15ec05da2386f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