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母亲节,
却很少知道父亲节。
在基督文化背景,和华夏上古文化中,父权文化也是源远流长。
心中有爱,每一天都是父亲节,老吾老及人之老
踢桃巴灵 2022-04-17
起源基督文化背景下的父亲节,定在每个西元历6月的第三个星期天。
由于全世界的工作时间基本上都于国际接轨,这种以休息日作为节日的传统,其实是很人性化的。
世界上的第一个父亲节,1910年诞生在美国,是由住在美国华盛顿州斯波坎(Spokane) 的布鲁斯多德夫人 (Mrs. Dodd,Sonora Louise Smart Dodd) 倡导的,为了感恩他的父亲对子女们的付出。
同时,也要子女们感恩的不仅仅是母亲,还有父亲。尊重自己的父亲,进而尊重全天下的父亲。老吾老,及人之老。
中国的传统文化背景下,父母如天地是并重的,而游牧民族的传统,子女们对母亲的依靠比重更大,这是不同文化背景下,对父母同样的敬重。
这种敬重,就是孝道。
时至今日,在父亲这一天,其实 整个社会的纪念氛围不是很浓厚的,可以说是很单薄的。
本身父亲的角色就是早出晚归,而当下很多青壮年离乡背井到外地去谋生,基本上造成的社会现状是,爷孙在家,中间的纽带在他乡。
有人在拆字解释汉字繁体字的演化的时候,对亲字的繁体字”親“的演化过程,有一种这样的感叹。
现在简体字的亲字,没有见字旁了,所以当下的社会情景下,亲人是很难见面的,亲人不见面。
虽然牵强,但也不失一种对时代的反思。亲人的相处状态到底应该是怎么样的呢?
有些人在父亲节这一天,对这种西来的节日口诛笔伐,说是要恢复中国传统的父亲节才甘休。想必很多人还不知道中国传统上还有母亲节父亲节这样的节日吧。
其实,正常的逻辑是这样的,凡是有父母的社会群体,就父亲节和母亲节的。而且大部分国家地区关于父亲节的日期也是不统一的。
每年2月13日:俄罗斯
每年3月19日:比利时、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圣约瑟日)
每年5月8日:韩国(双亲节)
每年5月31日:德国
每年6月4日:丹麦
每年6月第一个星期日:立陶宛
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日:奥地利、比利时
每年6月第三个星期日:中国、新加坡、阿根廷、加拿大、智利、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古巴、厄瓜多尔、法国、印度、爱尔兰、日本、马来西亚、马耳他、墨西哥、荷兰、巴基斯坦、巴拿马、秘鲁、菲律宾、斯洛伐克、南非、瑞士、土耳其、英国、美国、委内瑞拉、津巴布韦……
每年6月20日:保加利亚
每年6月23日:尼加拉瓜、波兰
每年7月最后一个星期日:多米尼加共和国
每年8月8日:中国台湾
每年8月第二个星期日:巴西
每年9月第一个星期日:新西兰、澳大利亚
每年11月第二个星期日:爱沙尼亚、芬兰、挪威、瑞典
每年12月5日:泰国(普密蓬·阿杜德国王的生日)
中国父亲节是民间专家学者倡议为弘扬孝文化而设立的节日,如中华圣诞节、中华感恩节、中华母亲节等一样属于仍未被国家相关部门正式确定的“节日”。有学者倡议将中国的父亲节订于每年的八月八日,又称为“八八节”,这是因为“八八”和爸爸相近,而且“八八”两字连缀起来,又好像一个 “父”字,所以父亲节特别被定于“八月八日”。
其实,这些定义并不存在那一天就是标准,心中敬重父母,每一天都是父亲节母亲节,也不会存在什么中西之分。
尤其是现在的中国,快速老年化,同时快速的城市进程,导致家庭的组织结构不断的结构更替重组。
理想的社会状态,当然就是大同世界,也就是理想中的共产主义。其实,还是回到孔子的那句话:幼吾幼及人之幼;老吾老及人之老。
天下的概念,对很多人来说,也许太大了,那么就缩小一下,整个社区的互助互爱,整个城镇生态圈中的互助互爱。
当我们尊重别人家的老人,无时不刻,那么就等于别人也会尊重我们家的老人了。
在博弈上,这是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共赢。
关注老年化问题,关注家庭结构,关注隐士申子源的更多文章。(2019-06-18 )
来源:隐士申子源 百家号 未发布文章
整理:踢桃巴灵